西方政治制度
總分:100
一、單選題(共20題,共20分)
1、倡導將系統分析方法引進政治學的是()(1分)
A:阿爾蒙德
B:伊斯頓
C:漢密爾頓
D:帕特南
2、現代政黨區別于其他社會政治組織的最重要特征是()(1分)
A:規定了一定的組織紀律
B:具備健全的組織系統和領導機構
C:擁有明確的政治綱領
D:以奪取和維持政權為目標
3、下列國家中,實行兩黨制的國家是()(1分)
A:法國
B:澳大利亞
C:意大利
D:日本
4、主張議會應該實行兩院制的學者所秉承的理論是()(1分)
A:霍布斯的社會契約論
B:洛克的議會主權論
C:孟德斯鳩的分權學說
D:盧梭的公意理論
5、現代意義上的政黨最早出現在()(1分)
A:法國
B:英國
C:荷蘭
D:西班牙
6、在英國,上院對下院的議案只有()(1分)
A:擱置權
B:提案權
C:否決權
D:咨詢權
7、下列國家中,實行集體元首制的是()(1分)
A:意大利
B:德國
C:法國
D:瑞士
8、在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國家權力的中心是()(1分)
A:國民議會
B:總統
C:總理
D:政府
9、美國總統在組閣過程中需遵循不相容原則,即()(1分)
A:內閣成員不能是歸化的美國人
B:內閣成員不能有宗教信仰
C:內閣成員不能同時兼任國會議員
D:內閣成員不能與總統來自同一個州
10、實行地方分權型單一制的典型國家有()(1分)
A:法國、英國、日本
B:英國、日本、意大利
C:法國、日本、意大利
D:法國、英國、德國
11、根據1958年法國憲法的規定,負責對總統選舉進行監督的機構是()(1分)
A:行政法院
B:最高司法會議
C:選舉委員會
D:憲法委員會
12、在當代西方國家的地方政府職能中,不斷增強的是()(1分)
A:司法管轄職能
B:立法職能
C:政治統治職能
D:管理和服務職能
13、美國憲法規定,總統候選人必須具有的國籍資格是()(1分)
A:取得美國國籍7年后
B:取得美國國籍9年后
C:具有美國原始國籍
D:取得美國國籍14年后
14、日本各城市所普遍采用的政府組織形式為()(1分)
A:議會市長制
B:議會委員會制
C:市長議會制
D:議會—經理制
15、西方國家選民資格必須具備實質要件與形式要件,屬于形式要件的是()(1分)
A:年齡限制
B:居住條件
C:選民登記
D:國籍條件
16、英國憲政制度發展史上的第一個憲法性文件是()(1分)
A:大憲章
B:權利請愿書
C:權利法案
D:王位繼承法
17、在分權理論的發展中,強調司法獨立的政治思想家是()(1分)
A:漢密爾頓
B:洛克
C:杰斐遜
D:孟德斯鳩
18、美國聯邦政府的總檢察長是總統內閣的核心成員,即()(1分)
A:司法部長
B:司法部副部長
C:內政部長
D:內務部長
19、由各州政府按人口比例指派州政府成員組成議會上院的國家是()(1分)
A:澳大利亞
B:意大利
C:加拿大
D:德國
20、大陸法系的主要淵源是()(1分)
A:市民法
B:日耳曼法
C:羅馬法
D:萬民法
二、多選題(共6題,共12分)
21、英國憲章運動所提出的要求中包括()(2分)
A:凡年滿21歲的男子都有普選權
B:選舉投票應秘密進行
C:廢除議會候選人的財產資格限制
D:平均分配選區
E:國會每年舉行一次改選
22、下列機構中,屬于美國總統辦事機構的有()(2分)
A:白宮辦公廳
B:聯邦貿易委員會
C:國家安全委員會
D:行政管理和預算局
E:計劃總署
23、美國憲法所列舉的聯邦權力中包括(2分)
A:發行國債
B:統一度量衡
C:監督教育
D:管理郵政
E:管理移民歸化
24、在西方國家,由憲法法院行使違憲審查權的國家有(2分)
A:美國
B:德國
C:意大利
D:奧地利
E:法國
25、在西方國家,議會對法案的公開表決方式,一般采取(2分)
A:呼聲表決
B:點票表決
C:唱名表決
D:起立表決
E:按鍵表決
26、以政黨的政治主張和政治傾向為劃分標準,可以把政黨分為()(2分)
A:左翼政黨
B:中間政黨
C:右翼政黨
D:民族主義政黨
E:保守主義政黨
三、文字題(共10題,共56分)
27、名詞解釋:代議制(4分)
28、名詞解釋:《論法的精神》(4分)
29、名詞解釋:臨朝而不理政(4分)
30、名詞解釋:國家結構形式(4分)
31、名詞解釋:“兩個半政黨”體制(4分)
32、簡述杰斐遜、漢密爾頓的分權思想。(6分)
33、簡述西方國家在劃分選區時所遵循的基本原則。(6分)
34、簡述西方國家的議員有哪些特權。(6分)
35、簡述西方國家挑選陪審團成員的方法。(6分)
36、試論西方國家行政集權化的表現。(12分)
四、綜合題(共1題,共12分)
37、日本國會倒閣風波,菅直人驚險過關
【消息一】日本自民黨、公明黨等在野黨2011年6月1日下午6時向日本國會眾議院提交了針對菅直人內閣的不信任決議案。眾議院全體會議將于2日下午就該決議案進行投票表決。按照慣例,國會眾議院必須暫停對其他法案的審議,優先就不信任案進行表決。如果該決議案得以通過,菅直人須在10天內解散眾議院,重新大選,或者內閣總辭職。首相菅直人已于當天深夜宣布,如果該案獲得通過,將解散眾議院舉行大選。
此次在野黨提出不信任決議案的重要理由是政府應對核泄漏事故的方針模糊,引起混亂,表明菅直人缺乏執政能力。但是,更為重要的政治原因則是執政黨內部分議員也對現任內閣不滿,可能“倒戈”支持不信任決議案,因此在野黨認為抓住時機提出不信任決議案有可能獲得過半數通過。
民主黨前干事長小澤一郎連日來約見多人,協商對策。屬于小澤派的5名政府官員1日下午向菅直人提交了辭呈,與政府決裂。在親小澤的約100名民主黨眾議員中,40多人表示將追隨小澤一郎贊成不信任決議案,20多人表示將投反對票,保留態度的約40人的動向則成為焦點。前首相鳩山由紀夫1日下午也表示要求菅直人首相辭職。而民主黨的現任領導層近日則多次宣布,如果本黨議員在國會表決時缺席或投贊成票,必將被開除出黨。在這種情況下,民主黨內不少人擔心黨會分裂,多名內閣成員5月31日呼吁加強民主黨的內部團結,以牽制黨內出現的贊同不信任決議案的動向。
特大地震發生以來,輿論普遍認為現在搞政治斗爭不合時宜,目前最緊要的應該是朝野黨派攜手合作,共同致力于災后重建。日本民調顯示,盡管很多民眾對菅直人不滿,但過半數人仍希望現政府至少工作到地震一年以后。重災區宮城、巖手和福島三縣知事1日發表談話對政局混亂表示了不滿。他們認為現在當務之急是盡快平息核泄漏事故,盡快讓避難災民搬進臨時住宅,盡快集納智慧確定災后重建藍圖等,政壇爭斗則會貽誤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
【消息二】東京2011年6月3日電日本眾議院6月2日下午召開全體會議,以293票反對,152票贊成否決了自民黨等在野黨提交的對內閣的不信任決議案。在野黨期待的民主黨“倒戈票”只有2票。前一天已表示將投贊成票的民主黨人士,如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前總務大臣原口一博等資深議員,以及多數小澤派議員都投了反對票。(12分)
(1)根據上述案例,解釋西方國家議會的倒閣權。(4分)
(2)根據上述案例,分析日本當前的政黨政治格局以及民主黨內的派別。(4分)
(3)日本國會眾議院共有480個議席,眾議院議長不參加表決,自民黨和公明黨等目前表示將投贊成票的在野黨眾議員只有159個。那么,民主黨內要有多少議員“倒戈”,不信任決議案才能獲得通過呢?(4分)
西方政治制度
總分:100
一、單選題(共20題,共20分)
1、【考點】政治制度研究的分析工具
答案:B
解析:倡導將系統分析方法引進政治學的美國政治學家戴維·伊斯頓認為,政治系統是“由環境包圍著的”,“這個系統在環境的影響下產生并反轉過來影響環境”。
2、【考點】政黨的特征
答案:D
解析:第4章141頁。政黨都有明確的政治目標。這是政黨區別于社會政治組織和其他政治團體的最重要的特征。政黨的政治目標是為了奪取或維持政權,以實現自己的綱領,為本階級或階層的利益服務。
3、【考點】兩黨制
答案:B
解析:兩黨制最初起源于英國,后來一些歐美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也實行了兩黨制。目前實行兩黨制的最典型的國家是英國和美國。
4、【考點】議會的體制
答案:C
解析:第5章179頁。長期以來,西方政治學家和法學家對議會實行兩院制還是一院制爭論不休。主張兩院制的學者認為:第一,兩院制可以使議會代表不同的利益,有利于調整資產階級內部各利益集團的關系;第二,兩院制便于相互制衡,防止立法草率;第三,兩院制有利于平衡、緩和議會和行政機關的關系,健全國家權力體制。這些學者秉承孟德斯鳩的分權學說:“立法機關由兩部分組成,它們通過相互的反對權彼此鉗制。”①他們相信立法機關由兩個部分組成可以保證權力的相互制約,防止議會專制。
5、【考點】現代政黨的起源
答案:B
解析:第4章142頁,F代意義上的政黨最早出現在英國,之后歐洲和北美國家也相繼產生了資產階級政黨。
6、【考點】通過法案
答案:A
解析:第5章192頁。在英國,上院只有擱置權,下院只要堅持自己的意見就可以達到目的。
7、【考點】按國家元首的組織構成來劃分
答案:D
解析:第6章197頁。集體元首即由地位平等的兩人或兩人以上的成員所組成的集體來共同擔任國家元首職務,行使國家元首職權,實行此類集體元首制的國家主要有瑞士、圣馬力諾和安道爾。
8、【考點】半總統制
答案:B
解析:第6章208頁。在總統制共和制國家,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擁有十分廣泛而龐大的權力,典型的如美國和南美洲一些國家的總統。在法國等半總統制共和制國家,總統同樣是國家權力的中心并與內閣總理分享行政權,當兩者同屬某個政黨或政黨聯盟時總統能夠更容易地貫徹其政策意圖。
9、【考點】政府的組成原則
答案:C
解析:第6章212頁。在總統制國家,由于實行比較嚴格的三權分立與制衡,因此政府成員不得同時為國會議員,即實行不相容原則,比如美國就是如此——兼任參議院議長的副總統并非參議員。
10、【考點】單一制國家中央與地方的分權
答案:B
解析:第7章224頁。在地方分權型單一制國家,地方政府由當地居民選舉產生,并在中央政府監督下依法自主處理本地區事務,中央不得干涉地方具體事務,典型的有英國、日本和意大利等,它們大多有久遠的地方自治傳統。
11、【考點】選舉監督的主體
答案:D
解析:根據1958年憲法規定,憲法委員會對總統選舉進行監督,裁決選舉訴訟,公布投票結果。
12、【考點】地方政府職能的演變
答案:D
解析:第7章232頁。由于社會公共事務的增多和社會物資資源的增長,管理和服務職能不斷增強,從而使政治職能呈現出相對減弱或淡化的趨勢。
13、【考點】國籍資格
答案:C
解析:第3章第119頁。美國憲法規定,總統候選人必須具有美國原始國籍,即必須是出生在美國的公民,任何通過移民取得歸化國籍的美國人不得被提名總統候選人。
14、【考點】議會市長制
答案:A
解析:第7章239頁。議會市長制是指立法權和行政權分別由市議會和市長來掌握并相互制衡,但市議會在與市長的關系上處于優勢地位的這樣一種城市政府組織形式。這種體制實行于日本的各城市。
15、【考點】形式要件
答案:C
解析:第3章第119頁。在現實生活中,公民要實際行使選舉權還需具備一種形式要件——選民登記。
16、【考點】主權在民原則在西方各國的確立
答案:A
解析:第2章第82頁。1215年的《大憲章》被看做是英國最早的憲法性法律,規定了限制國王權力,保障臣民權利的內容。
17、【考點】近代以來的分權理論
答案:A
解析:第2章第100頁。漢密爾頓對分權理論的貢獻在于強調司法獨立。在美國的三權分立的政府結構中,行政部門不僅掌握榮譽、地位的分配權,而且執掌社會的武力。
18、【考點】西方國家的檢察機關
答案:A
解析:第8章259頁。美國檢察機關體系的建立遠早于英國,其特點就是審檢分離,檢行合署。1789年美國聯邦政府成立時即設立了總檢察長,隨著這個職務工作量不斷增大,1870年建立司法部,總檢察長即為司法部首長(中文通常譯為司法部長),是總統內閣的核心成員,充當聯邦政府的首席法律顧問,由總統提名,經聯邦參議院同意后任命。
19、【考點】議員的產生方式
答案:D
解析:第5章175頁。德國參議院由各州政府按人口比例指派3至6名州政府成員組成。
20、【考點】完成及其特點
答案:C
解析:第8章245頁。在羅馬全盛時期,羅馬統治者以武力擴大其版圖,在其征服的地區強行適用羅馬法,甚至在一些從未受過羅馬統治的國家,也因羅馬法的發達和完備而采用,使羅馬法成為“商品生產者社會的第一個世界性法律”并且對后來資本主義發展時期歐洲大陸各國的立法產生很大影響,成為大陸法系的主要淵源。
二、多選題(共6題,共12分)
21、【考點】英國普選制的確立
答案:ABCDE
解析:第3章111頁。英國工人階級于1837年掀起了群眾性的憲章運動,提出了提出年滿21歲的男子都有普選權、選舉投票應秘密進行、廢除議會候選人的財產資格限制、平均分配選區、國會每年舉行一次改選第六條要求,其中,成年男子的普選權為首要的目標。
22、【考點】政府首腦的辦事機構
答案:ACD
解析:第6章214頁。美國總統辦事機構是1939年羅斯福政府期間成立的,二戰之后隨著總統權力的擴大其權力和人員也迅速膨脹?偨y辦事機構的成員由總統任命,多為總統親信,他們直接受總統領導。目前,美國總統的辦事機構共有17個,大部分是代表總統進行政策性領導工作的。其中比較重要的有:白宮辦公廳,美國總統辦事機構的中樞,負責匯總情況,擬訂方案,以備總統決策;國家安全委員會,協助總統制定長期的外交政策并在國家安全問題上為總統提供有效的軍事安排;行政管理和預算局,協助總統編制和審核預算,并搜集政府各部門的活動情況;科學技術辦公室,負責分析和鑒定政府有關科技、工程方面的主要政策、規劃和計劃項目……
23、【考點】聯邦制國家中央與地方的分權
答案:ABDE
解析:第7章224頁。美國憲法對聯邦和州的權力劃分采取“聯邦列舉、各州保留”的方式,即對聯邦政府的權力詳細列舉,而憲法未明確授予聯邦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權力由各州保留。列舉的聯邦權力主要有管理州際和對外貿易、管理郵政、發行國債、鑄造貨幣、統一度量衡、移民歸化、建立并維持軍隊、宣布戰爭、締結條約等,后來通過聯邦最高法院的憲法解釋和有關判決,聯邦政府還擁有為執行“列舉權力”所必需的“默示的權力”。
24、【考點】司法審查的機關和方式
答案:BCDE
解析:第8章266頁。憲法法院是行使違憲審查職能的專門法院,不審理普通的民事、刑事案件。這種制度實行于歐洲大陸的意、德、法、奧等國。
25、【考點】通過法案
答案:ABCD
解析:第5章192頁。議會對法案的表決方式有公開和秘密兩種,公開的有:①呼聲表決;②起立表決:③點票表決④唱名表決
26、【考點】現代西方國家政黨的分類
答案:ABC
解析:以政黨的政治主張和政治傾向為劃分標準,可以將政黨劃分為左翼、右翼和中間政黨。
三、文字題(共10題,共56分)
27、【考點】代議制產生的歷史條件
答案:所謂代議制,是指人民并不直接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而是通過選舉代表組成代議機關來行使國家權力。相對于直接民主制,代議制是一種間接民主制,為現代國家所普遍采用。如果說主權在民原則強調的是國家權力的來源,表明政府權力最終是屬于人民的,是人民授予的,那么,代議制原則所涉及的則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現實的途徑。
28、【考點】比較研究方法是研究政治制度的基本方法
答案:18世紀的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曾經游歷歐洲各國進行考察,寫出了《論法的精神》這部影響了所有歐美國家的著作,他運用比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歐洲各國以及東方一些國家的政治和經濟、文化、習俗、宗教乃至氣候、地理等,通過考察和比較,總結了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下的政治特征,闡述了政治統治的一般原理和法的精神。
29、【考點】按國家元首發揮的作用來劃分
答案:在英國,從理論上說英王是一切權力的源泉,是大權獨攬的統治者,但實際上許多法律規定的王權都不由英王本人親自行使,而由議會、內閣、法院等以英王的名義行使,這就是所謂的“臨朝而不理政”。
30、【考點】國家結構形式的含義
答案:國家結構形式是國家的整合形式,指的是國家的各個組成部分如何整合成為一個成其為國家的政治共同體。國家結構形式具體表現為國家的整體與部分之間以及中央政權機關與地方政權機關之間相互關系的構成形式。
31、【考點】議會外起源的政黨
答案:所謂“兩個半政黨”體制,即以右翼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和左翼的社會民主黨兩大政黨為主體,分別吸收其他小黨組成政黨聯盟輪流執政的政黨體制。
32、【考點】近代以來的分權理論
答案:杰斐遜和漢密爾頓不僅把孟德斯鳩分權理論應用于美國的憲政制度設計,而且進一步發展了分權理論。杰斐遜認為要保障人民主權,防止暴政,僅僅在聯邦政府層面實行三權分立是不夠的,還須在聯邦與州政府、地方政府之間實行縱向分權,層層分權。漢密爾頓對分權理論的貢獻在于強調司法獨立。他主張法院和法官的獨立,既不從屬于議會,也不從屬于政府,主張賦予司法機關更大的權力。
33、【考點】選區劃分的基本原則
答案:(1)“一人一票”的原則即同等數量的代表或議員應該由同等數量的選民選舉產生,每個選區每一代表或議員所代表的選民數基本一致。
(2)根據人口的變更不斷改劃選區的原則即在定期的人口普查后,根據人口變化的狀況更新改劃選區,以保持代表(議員)所代表的人口數量的準確性。
(3)按照行政區劃劃分選區如德國聯邦議院的選區劃分不得跨越州界,盡可能依據鄉鎮、縣和自由市的疆界劃分,選區應是一個完整的地域,不得有選區飛地。
34、【考點】議員的特權
答案:(1)人身保護權,西方國家的議員,由于身份特殊,一般享有特殊的人身保障,即議員非經議會批準不受逮捕或審判的豁免權利。
(2)言論免責權,言論免責權是議員的特殊言論自由,兩院議員在議會內的所有發言、演說、動議、投票及表決等,享有不受法律追究的權利。
(3)生活保障權,生活保障權是指議員享受各種經濟福利和生活待遇的權利。
35、【考點】陪審團制度
答案:挑選陪審團成員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1)一是“抽簽”,即在符合條件的候選人中間用抽簽方式確定陪審團的成員;
(2)二是“評選”,即由一名或數名法官通過評議扶從候選人中間選定。
也有的地方采用二者結合的方法,即先抽簽初選出一定人數的候選人,然后再由法官評議確定正式人選。
36、【考點】行政集權化
答案:20世紀后半葉,議會民主開始走向衰落,在主要西方國家,紛紛走向行政集權。其具體表現就是作為行政首腦的總統或總理(首相)的權力的擴張上。
(1)在美國,總統權力的擴張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的大危機時期。為了擺脫經濟危機,羅斯?偨y實行“新政”,加強政府對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管制和干預,因而大大擴大了行政權力,政府機構也隨之迅速膨脹,總統也因為越來越多地對國會立法發揮領導和干預作用甚至繞過國會的立法采取行動而被視為“帝王般的總統”。
(2)在英國,政府權力的變化經歷了由上院向下院再由下院向內閣轉移的過程。內閣首相不僅控制著對政府中上百名大臣的任命和解職,控制著內閣的議事日程,并且通過控制本黨的議員控制和操縱國會的立法,實際上控制著國家預算和國家重要政策的制定,因而被人們稱為“首相民主”。
(3)在法國,第五共和國憲法賦予總統對憲法的“監督”、“仲裁”和“保證”國家獨立、領土完整及遵守共同體條約和協定的法律地位,使總統超越一切其他國家機關之上,成為整個國家至高無上的權威,以至于戴高樂把第五共和國比作是“選舉的君主制”。
自20世紀中葉以來,西方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體發展的一個共同趨勢是行政集權,行政的集權化使得議會的權力相對削弱,而政府權力加強則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對日益復雜的公共事務的管理。
四、綜合題(共1題,共12分)
37、(1)【考點】倒閣
答案:在議會內閣制以及半總統制國家,內閣必須得到議會的支持和信任,若議會對內閣表示不信任,內閣必須集體辭職,或提請國家元首下令解散議會,重新舉行大選,由新議會決定內閣的去留。倒閣權被認為是議會監督政府最重要、最有效、最具威脅性的一種手段。但是,如果議會發動的不信任案投票未能獲得多數通過,政府則將留任直至下次議會選舉。倒閣權一般屬于議會下議院。
(2)【考點】議會外起源的政黨
答案:1993年以來,日本的政黨之間的分化、改組、合并和聯合十分頻繁。新成立的民主黨逐步發展壯大,并在2009年的眾議院選舉中擊敗自民黨而上臺執政,日本出現了向兩黨制發展的趨勢。西方國家的政黨都允許黨內派別存在和派別之間公開競爭,日本民主黨內目前就有小澤一郞為首的小澤派,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現任首相菅直人也都有各自的追隨者。
(3)【考點】半總統制
答案:81名
解析:不信任案表決時僅計算贊成票并須獲全體議員的絕對多數始能通過。這樣,如果反對派能夠爭取到相對多數來反對政府的某個議案,政府就可以宣布對這個議案的表決為對政府的信任表決。